心脏每跳动一次,都会喷射出血液,血液通过主动脉流向全身,形成血液循环。
主动脉贯穿胸腹,在胸部的这一段叫胸主动脉,在腹部的这一段叫腹主动脉。
主动脉是一个管道,如果这个管道不断扩张,膨大,就称之为主动脉瘤。
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腹主动脉瘤,也就是发生在腹主动脉的动脉瘤。
1. 腹主动脉瘤是怎么形成的?
传统意义上的动脉瘤主要指的是真性动脉瘤,多见于六七十岁的老年人;动脉硬化的人群;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吸烟人群。
除此以外,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动脉瘤,比如感染性动脉瘤、免疫性动脉瘤、炎性动脉瘤、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等。
腹主动脉瘤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动脉发生了硬化,随着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,血管壁逐渐退化,动脉壁变得不那么强壮了,而血液循环又有一定的压力,也就是血压,压力越高对动脉壁的冲击就越大,血管壁受到压力的冲击,就会逐渐扩大,日积月累就形成了瘤状体,这是动脉瘤形成的基础。
除了动脉硬化、高血压,还有很多相关的疾病,也容易促发动脉瘤形成,比如糖尿病,会使动脉硬化进一步发展、加重;比如高血脂,长期血脂高,动脉壁上会沉积很多脂质物质,同样会使动脉硬化进一步恶化、加重。
另外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,比如长期吸烟,对血管壁造成损伤,也会使动脉硬化进一步加重,也是动脉瘤的危险因素。
2. 腹主动脉瘤早期有什么症状?
健康的成年人,腹主动脉直径一般在18毫米左右,高大强壮一点的,主动脉稍微粗一点,直径在20毫米左右。女性相对瘦小一些,腹主动脉直径在17-18毫米左右。
主动脉扩张,直径增大超过50%,或者球体直径达到40毫米左右,医学上就可以诊断为动脉瘤了。
瘤体直径小于50毫米,比如30毫米左右,一般也没有什么症状,也不容易破裂。
腹主动脉在腹膜后,前方有肠道挡着,瘦的人腹壁比较薄,躺在那里,双腿屈曲,在放松的状态下,有可能会摸到一根跳动的血管,这就是腹主动脉。
如果有腹主动脉瘤,瘦的人也是能摸到的,能摸到一个包,这个包随着心脏而跳动。
腹主动脉瘤直径一般在30-40毫米以上能被摸到,胖一点的皮下脂肪比较厚,摸不到,就得借助仪器来检查。
日常生活中,比较瘦的人,可以时不时地自己摸一摸腹部,特别是老年人,有动脉硬化,又有高血压,要学会自我检查。如果发现腹部有异常跳动的包块,及时去医院做检查。
目前最简便易行的检查就是超声,能够看到血管的形态、直径,血液流动的情况等。
当然由于肚皮有一定的厚度,里边又有肠道遮挡,单纯超声检查有时候不够,看得不是那么清楚,还可以做CT检查,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血管的形态、走形、直径,血管内有没有狭窄、斑块、血栓,有没有动脉瘤等。
当然也可以做磁共振、血管造影等 检查,但不是首选检查。
3. 腹主动脉瘤长到多大容易破裂?
腹主动脉瘤膨大到一定程度,接近50毫米,压力到一定程度,可能就会发生破裂,造成大出血,导致休克,对生命造成威胁,这是大量医学数据证明的。
当然腹主动脉瘤大到一定程度,也会出现一些症状,比如:
第一,可能会产生疼痛。当瘤体增大,血管压力又高,可能会产生一种张力,感觉不舒服,可能会产生疼痛的感觉,也许是隐隐的胀痛,手用力一压可能就会疼。出现疼痛是一个特别危险的信号,预示着动脉瘤大到一定程度了。
第二,腹部用手能摸到一个包,会跳动,不疼。说明还没有达到濒临破裂的程度,但是可能会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,会腰酸,有点不舒服的感觉。如果瘤体位置比较低,压迫到输尿管,会出现排尿障碍,尿液蓄积等。
第三,血液突然流动到一个膨大的球体中,在里边会产生漩涡,医学叫涡流,就会形成血栓附着在动脉瘤壁上。因为血液不断地在流动、冲刷,附壁血栓就有可能会随着血流冲击而脱落,随血液流动堵塞血管,造成远端肢体、脏器、组织等缺血,甚至坏死。
所以一旦发现动脉瘤,就要定期检查,听取医生的建议积极治疗。
目前主要从三个大方向治疗腹主动脉瘤:保守治疗控制三高,控制动脉硬化发展;保守治疗无法控制时,可手术治疗,包括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。